“北斗”基于中心控制系统和卫1星的工作,但是“北斗”对中心控制系统的依赖性明显要大很多,因为定位解算在那里而不是由用户设备完成的。为了弥补这种系统易损性,GPS正在发展星际横向数据链技术,使万一主控站被毁后GPS卫1星可以独立运行。而“北斗” 系统从原理上排除了这种可能性,一旦中心控制系统受损,系统就不能继续工作了。
北斗导航实现导航究竟有什么重大作用?除了安全这一核心利益之外,从民用角度讲,导航是未来中国乃至世界汽车产业升级的基石。目前,无论是车联网技术还是自动驾驶,都依赖于导航。受限于导航精度、测速精度、授时精度等因素的影响,以往使用10米精度的导航芯片,在识别主辅路的问题上表现并不令人满意。如果我们依然采用进口技术,不仅不利于国内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,而且由于核心技术受制于人,我们汽车产业将始终处于不利地位。
卫1星定位系统一般由三部分组成:空间星座部分,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接收机部分。其中,地面地面监控部分又由三大部分组成:监控站,主控站,注入站。GPS系统在全球建了5个监控站。定位精度。“北斗系统定位精度由水平25m、高程30m,提高至目前水平10m、高程10m,测速精度由每秒0.4米,提高至0.2m,受时精度优于20ns,目前在中国及周边地区,北斗系统服务性能与GPS相当。”